作者:因情语写
链接:https://www.proprogrammar.com/article/126
声明: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章节总结
(1)蓄谋已久:东方会议和大陆政策
(2)开始侵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3)逐步蚕食: 1935 年华北事变
(4)全面侵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开始)
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略)
(1)在台湾长达 50 年的殖民统治;
(2)对东北长达 14 年的殖民统治;
(3) 1940 年,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12,南京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1)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
1932 年 4 月 15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2)东北抗日义勇军;
(3)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和福建事变;
(4)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一二·九运动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注:区别于五四运动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 年 12 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 12 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地位
地位: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中。中国各党各派一致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重大战役:淞沪、太原(忻口)、徐州(台儿庄)、武汉会战等。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敌我力量悬殊;
(2)主观原因: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战略战术:阵地战
时间: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后;
日本的方针: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国民党的方针:五届五中全会制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 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衔, 26 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洛川会议)
(1)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2)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
(3)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背景:“速胜论”与“亡国论”的破产
(2) 1938 年 5-6 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论持久战》内容:
(1)中日战争四个矛盾点
(2)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要经历三个阶段,即
第一,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战略相持阶段;(最关键的阶段)
第三,战略反攻阶段;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1)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
(3)中国抗战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即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1)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2)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3)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1)必须保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2)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3)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第一次反共高潮: 1939 年冬至 1940 年春;
第二次反共高潮: 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
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3 年春(未遂)。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政治上)
(1)内容: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组成人员由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进步势力)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中间势力除去地方实力派)各占 1/3;
(2)性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3)地位: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经济上)
(1)内容: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2)目的: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3)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日积极性;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略)
(1)创办院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延安自然科学院。
抗日民主政权的民主制度
(1)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2) 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抗日的基本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试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岀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创造。
1939 年 10 月,国民参政会中一些党派的代表发起宪政座谈会,批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宪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普遍开展起来。
1938 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以后,掌管宣传工作的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由郭沫若担任。
文化界提出“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
注:区分抗战,团结,进步
1938 年 9 月至 11 月,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三本著作及内容
(1)《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2)《新民主主义论》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3)《<共产党人>发刊词》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意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延安整风的开始
党的高级干部首先进行: 1941 年 5 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全党普遍展开: 1942 年 2 月,《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延安整风的内容
(1)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最主要任务:反对主观主义
(3)主观主义: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
具体表现为:只强调理论的教条主义和只强调实际经验的经验主义。最主要的是教条主义。
(4)结论:必须“实事求是”
延安整风的意义
全党端正了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彻底清除了王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注: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召开的中共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1)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2)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抗战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3) 1945 年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 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湾以及澎湖列岛收回:抗战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 20 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第一,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第三,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注:上一个伟大的精神是长征精神
亲爱的读者:有时间可以点赞评论一下
月份 | 原创文章数 |
---|---|
202204 | 1 |
202203 | 11 |
202201 | 2 |
202108 | 7 |
202107 | 3 |
202106 | 16 |
202105 | 10 |
202104 | 16 |
202103 | 56 |
202102 | 14 |
202010 | 3 |
202009 | 3 |
202008 | 7 |
202007 | 7 |
202006 | 10 |
202005 | 11 |
202004 | 22 |
202003 | 52 |
202002 | 44 |
202001 | 83 |
201912 | 52 |
201911 | 29 |
201910 | 41 |
201909 | 99 |
201908 | 35 |
201907 | 73 |
201906 | 121 |
201811 | 1 |
201810 | 2 |
201804 | 1 |
201803 | 1 |
201802 | 1 |
201707 | 1 |
全部评论